校园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团情快讯 > 校园快讯 > 正文

国防教育浸润乡土,爱国情怀根植边境 ——经管院卫国戍边服务团开展“铸魂戍边”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文章来源:校团委 作者:钱钰琦 龚崇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点击数: 字号:

探寻边境地区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脉络,7月18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春筑梦兴边,丹心创绘壮乡”卫国戍边服务团深入板烂村开展三下乡“铸魂戍边”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以“教育润边+文化戍边”为双轮驱动,通过支教与调研两大板块,推动国防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在边疆落地生根。

界碑课堂:沉浸式国防教育新体验

服务团在板烂小学创新打造“界碑下的思政课”教学场景。课程以中越界碑实景、戍边战士巡逻影像为教学素材,依托村内双拥文化长廊,通过“哨所官兵冒雨巡逻”“村民协助维护边境设施”等鲜活案例,生动诠释“寸土不让”的戍边精神。课程特别设置“边境安全守护”互动模块,引导学生结合日常观察讨论保密工作重要性,将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

同步开展的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知识竞赛以图文题卡形式,涵盖板烂村双拥故事、各民族互助历史等丰富内容;“卫国戍边”折纸制作、民族体育运动会等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折纸制作边防哨所等创意活动,让国防意识在指尖传递;多民族学生拔河比赛则用团队协作诠释民族团结真谛。

红色寻访:深挖戍边精神根脉

调研组深入走访退役军人、参战民兵、普通边民等多个群体。在板烂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战斗故事。70岁的民兵老兵闭雄玉动情讲述1979年保卫战事迹:11名民兵(含5名女兵)在480高地昼夜坚守,白天护桥、夜间负重70公里运送弹药,顽强抵御敌军5天进攻。“炮弹炸烂了稻田鱼塘,却炸不垮守土决心”的老兵誓言,让师生深刻感受到边境军民“家即国”的崇高情怀。

调研发现,国防教育已深度融入板烂村日常生活。这个边境村寨退役军人、军嫂和民兵占比突出,双拥活动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韦远华的粉店成为拥军联盟店之一,韦远华表示“今年已配合村委举办十余次国防教育活动”;驻村干部带领孩子们学普通话、听国防故事,让爱国种子在新生代心中生根发芽。

校地共建:打造边疆教育新范式

服务团将依托调研成果,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完善“界碑党课”课程体系,开发“红色微研学”实践路线,构建“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融合课程。下一步,团队将持续深化“教育润边”工程,结合板烂村推广普通话、强化国家安全教育等需求,打造更具边境特色的教育项目,为筑牢边疆安全稳定的思想根基贡献高校智慧。

“从烽火岁月的防炮洞到如今的军民联欢,从老兵的弹药袋到孩童的国防课本,我们要让戍边精神代代相传。”服务团指导老师何玲玲表示。此次活动是经济与管理学院践行“兴边富民”战略的重要实践,未来将通过校地共建长效机制,持续助力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