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南宁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那么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艺汇演。晚会以“情系边关志愿行,共绘法治‘童’心圆”为主题,节目精彩纷呈,魔术普法、山歌普法、模拟法庭、儿童快板等节目轮番登场,将法律知识融入欢声笑语,吸引200余名村民驻足观看,现场掌声不断。
“艺术+民族文化+法治”创新普法,法律知识鲜活呈现
活动当晚,五彩气球装点舞台,村民与实践团师生欢聚一堂。广西杂技团签约演员陶飞龙与广西杂技家协会会员韦安居带来的魔术表演成为全场焦点,一张白纸,在魔术师的演绎下,巧妙融入普法创新编词,多番剪裁后,竟神奇复原,引发群众阵阵掌声,魔术师韦安居最后总结到“无论犯罪分子多么狡诈,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起捍卫法律的正义”,表演巧妙融入法律知识,让法治理念在魔术魅力中深入人心。
实践团成员与那么小学黄家宏校长共同演绎的《模拟法庭》则以“彩礼返还纠纷”为案例,用方言对白和幽默互动还原庭审场景。舞台上,“法官”一锤定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未登记结婚可要求返还彩礼!”生动演绎让村民在笑声中记住了法律条文。
“人大制度放光彩啰喂,民族团结一家亲嘞”实践团成员陶冶的原创歌曲《宪法山歌扬》,用壮族人民耳熟能详的《唱山歌》曲调进行歌词新编,将宪法精神以山歌方式进行传唱。“用山歌普法不是走过场,是要让法治精神像糯米酒一样,越陈越香。”团队指导老师农云霞说。如今在那么村,连小朋友都能哼上几句“权利义务要记牢”,这正是法治文化扎根乡土的最好见证。
小小普法员登场,童声唱响法治强音
那么小学的孩子们作为文艺汇演的主要成员,自信展示了7天来的学习成果。孩子们用快板打出“高空抛物要担责,争做守法好娃娃”的节奏;武术表演《马头功》展示了戍边英雄的铁血忠魂,朗诵《少年中国说》则融入“正当防卫”知识点,孩子们稚嫩却认真的表演,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孩子回家天天背法律顺口溜,比我们大人懂得还多!”一位家长笑着说道。
学院关怀到一线,叮嘱学子“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
南宁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许建、党委副书记张建梅及学院学生工作队伍专程赴村慰问,为实践团送去防暑物资,并与学生围坐交流。“只有脚上沾满泥土,才能让法律扎根民心。”许建鼓励学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









